历史蹒跚前行 (一)

 

在中国,从有文明史以来,也就是说有国家形式以来,其实都没有国家,只有家,只有嬴家、刘家、李家、赵家、朱家、爱新觉罗的朝廷,即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简单说就是家天下,天下的人和物都是皇帝一家人的,都是皇帝的私产,各类官员都是皇帝派出去管理自己财产的仆人,那时也没什么中国人,只有秦人,汉人,唐人,宋人,清人,只要大家认皇帝的账,就是一家人,不认皇帝的账,就干掉你。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民国建立,好歹这家天下至少在名义上是寿终正寝了。

在欧洲,情况也差不多,在1215年英国大宪章之前,臣民们也照样是国王的奴仆,即便是一些小贵族也要唯国王或皇帝的马头是瞻,当然,因为基督教势力强大,国王有时还会被各类大主教掣肘,不过,在教会的领域,人类更惨,直接变成了上帝的羊群,除了交钱给教会以外就指望这死后能上过上好日子。

在《大宪章》之后,国王的权力有些被限制,但这仅限于国王和贵族们之间的游戏,贵族的臣民们还是该干嘛干嘛,照样是属于别人的物品。所以那个时候欧洲虽然有很多国家,但基本以家族统治为主,所以西班牙,英国,法国,神圣罗马帝国(大部分区域在现在的德国,奥地利疆域),奥匈帝国的国王皇帝们基本是亲戚,互相串门结亲,过家家玩儿。现在还存在的英国王室血脉实际上来自神圣罗马帝国,1714年上位的英王乔治一世同时是神圣罗马帝国的汉诺威选帝侯,当了英国国王也不会说英语,大臣们又不会说德语,结果国王与大臣们的对话只能用法语或拉丁语。

随着大航海,启蒙运动(理性运动),工业革命依次展开,在北美洲的十三个英国殖民地在法国国王的路易十六的帮助下赢得了独立战争,随后不久法国又爆发了大革命,自由

、平等、博爱这类观点借助经济交流和战争也广为传播,尤其是随着经济发展,印刷技术提高,文化事业得到了大发展,法语,英语,德语,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主要语言日趋完善(之前欧洲上层及教会都是以拉丁语为官方语言),各自的使用圈日益固定,变成种族认同的重要象征,也就是说在19世界初,欧洲的民族国家才逐渐成型,国旗,国歌也就孕育而生,替代了以前的家族徽章和旗帜。

在此之后,经历了意大利独立战争,俄法战争,克里米亚战争,普丹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等等战争,不仅意大利统一成为一个民族国家,神圣罗马帝国的大部分也统一成为现在我们知道的德国。与此同时,由于工业技术的进步,武器得到质的飞跃,战争造成的伤亡越来越大,加上舆论的渲染,欧洲各个民族国家之间形成了各种仇恨,而且越来越大。中国人所熟悉的《最后一课》,讲的就是普法战争法国失败后,洛林地区割让给德国,当地居民必须学习废弃法语,学习德语的经过。

这种仇恨或者说爱国主义的教育加上飞速发展的科技,工业制造能力,使得欧洲各个主要国家都跃跃欲试,希望使用更先进的武器找回场子,报仇雪恨。所以当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卷入战争的各国青年们都欢呼雀跃,觉得终于有展示自己的爱国心和抱负的机会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双方分别是同盟国和协约国。同盟国主要由德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组成,协约国主要由英国,法国,美国,沙皇俄国,意大利,日本,还有一个打酱油的中国。当时的同盟国都是帝国制度,可以说不是民主国家。协约国里,英国是君主立宪,总理民选;美国是民选政府,法国当时是第三共和国,总统为民选,俄国是帝国制度,沙皇一切说了算,意大利那时还是个王国,不过人民有比较更广泛的选举权,日本是天皇专权的君主立宪制,那时的中国倒是个货真价实民主共和国,不过选举权还没有成为国民意识当中的必须,能参加选举的人数还很少。

美国参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说法是支持民主自由世界,但问题是当时的沙皇俄国也真的谈不上有什么民主自由,就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美国的盟国苏联比那希特勒德国更专制,血腥一样。

过去教科书告诉我们,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因为列强为了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而打起来的,我们来看看是不是真的。

在协约国方面,当时的英国,法国的殖民地遍布全世界,忙着消化。美国更是从头就反对殖民,一直提倡自由贸易,后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明里暗里支持英法的殖民地独立。沙皇俄国倒是对土地一直贪得无厌,不过俄国却是这场世界大战的应战者。日本国土狭小,确实憋着劲要扩大自己的国土面积,中国就不说了,不知为什么要加入进去,大约也是看协约国人多势大吧。说起来,协约国里有已经吃饱要护地盘的,也有要抢地盘的,更有从头反对殖民的。

再看看同盟国方面。奥斯曼帝国的疆土大的没边,能保住就不错了,根本没有去抢新地盘的动力。奥匈帝国也在为维持住自己的地盘绞尽脑汁,根本没有对外扩张的想法和能力。德国自己统一没多久,在世界上随大流也占了不少殖民地(现在在非洲还有不少说德语的地方,南太平洋上也有过去的德国殖民地),我读过历史学家的著作,当时的德国根本没有为扩大殖民地与英法干架的想法。退一万步说,就算德国想要抢新地盘,其实合伙英法干掉奥斯曼帝国可能更容易,可以得到更多,更富裕的地盘,哪里需要费劲巴拉地与当时世界头等强国英国和法国做对头,这不合逻辑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