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再现


很久没有写时评文章了,因为写了也发不出来,公共号还会被封。不过这次看见疫苗事件闹得这么大,看了很多有关的报道或评论,总觉得有些堵得慌,就不管封不封号,写了再说吧!
这次让我惊讶的是,疫苗事件居然是官方媒体主导爆出来的,然后自媒体才跟进。事件起因于715日,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指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生产狂犬疫苗过程中记录造假,让其改正。注意,通告中强调,“本次飞行检查所有涉事批次产品尚未出厂和上市销售,全部产品已得到有效控制。”

  长春长生也很配合,在公告中不但说明涉事批次产品尚未出厂,对社会没有影响,而且还进一步,“7月16日,长春长生对有效期内所有批次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全部实施召回”,态度非常好,知错就改。
虽然药品监督总局和长春长生想把事件影响限制在最小范围内,但事情不那么简单。
首先《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在715日当晚22点就报道此事,而且号召深查。

717日凌晨301分,北京的《新京报》发表题为《狂犬疫苗生产记录造假,连着什么“猫腻”?》的文章,打响了痛打落水狗的第一枪。
紧接着响应的是《中国青年报》,在717日上午750分发表题为《狂犬疫苗也敢造假?严格监管还需配合强力震慑》的文章,文章这样写道:“但与此同时,这起事件也让我们看到,现有制度的惩戒力度依然需要加强。须知,这次犯下大错的长春长生并非“初犯”,就在不久之前的2017113日,这家药企刚刚被“点名批评”过。当时,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百白破疫苗效价指标不合格产品处置情况介绍称,在药品抽样检验中检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批号为201605014-01的百白破疫苗效价指标不符合标准规定。
  才过去了不到一年,长春长生就再次被检出问题,说明之前的“敲打”并没有给这家药企带来足够的震慑。正是因为震慑不足,作恶成本不高,这家企业才会这么快就“好了伤疤忘了疼”。对于这样的企业,我们必须考虑如何加大惩戒力度,让检查工作发挥应有的震慑力,让相关企业不敢越雷池一步。
此次,国家药监总局收回了长春长生的《药品GMP证书》,其惩罚力度相较之前已有明显的加码。但是,这样的惩戒是否真的足够有效,还需时间来验证。其实,对于这类问题,我们不妨吸取一些国外的经验,将“惩罚性赔偿”的概念引入国内,以解决某些企业作恶成本过低的问题。”
《中国青年报》的文章第一次将长春长生过去生产劣质疫苗的恶行抖落出来,而且直接指责国家药监部门的惩罚力度不够。
接着各个国家队轮番上场。
1708:19 《钱江晚报》发表文章《狂犬病疫苗造假,等同于谋财害命》
1708.32《法制日报》发表文章《疫苗生产记录岂能造假》,09:03发表《及时制止涉事狂犬病疫苗流向市场》。
17 11:27 《央视网》发表文章《是否有人注射?人用狂犬疫苗生产记录造假三大疑问解答》
17 11:30 《光明网-时评频道》发表文章《狂犬病疫苗记录造假”,没有不良反应也该问责》
要在17日凌晨或上午发稿子,总编们一定要在16日就安排下去。也就是说,在长春长生与国家药监局配合,想把影响限制在最小范围内的时候,很多影响巨大的官方媒体却在想将长春长生的丑闻扩大,为达到这个目的,甚至将长春长生过去的劣迹起底。
720日《检查日报》补上一刀,发表文章《疫苗生产记录造假,致歉就能了事?》明明白白告诉长春长生,这次不是道个歉就能过关的。
在同一天,720日,吉林省食药监局在官网公开了对长春长生生产不合格疫苗百白破的决定书,而这个案子在201710月就立案了,落款处日期是718号。


   当这个消息传出,而且吃瓜群众们知道这些百白破疫苗早就给孩子们打完了,长春长生的库房里仅剩18支的时候,才哗然大怒,长春长生疫苗案才成为一个重大网络事件。这时,细数长春长生发家史的文章《疫苗之王》在722日一早及时上市,广为转发。
    当然,吃瓜群众知道这事还得感谢中央级的媒体推波助澜。
72210:24  中央广播电台的《中国之声 发表文章《四问长生生物百白破疫苗旧案:25万支劣药今何在?》,《人民网》的官方微博也转载了这篇文章。

722 11:18《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关于疫苗 公众的恐慌该如何平息》
    72212:13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一查到底,方可纾解疫苗焦虑》。
这个时候中国政府的总理也出来说话,要求“必须给全国人民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这是整个疫苗事件的最高峰。
    第二天,也就是723日,长春长生的董事长高俊芳以及四个公司高管被长春市新区公安局拘留,事件已处在降温阶段。《疫苗之王》也被删除。各个官方媒体也不再重点报道该事件。
罗列完从上周末到现在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官方媒体,尤其是北京的媒体,在这个事件中充当了主力。可以说,长春长生疫苗事件,是官方有意推出的一个公共事件。
因为,相比较以往爆发出的疫苗事件,长春长生从规模和危害程度来说都不是特别醒目。引起事件的狂犬疫苗并没有出厂销售,百白破疫苗立案也有八、九个月了,要是没有北京媒体的追问,吉林省药监局的处罚还不知什么时候会出来,即使是处罚了,没有这些中央媒体的宣传,我们这样的吃瓜群众哪个又会去关注?《疫苗之王》这样掌握那么多细节的文章也不是短短几天就可以通过网络收集到所有素材的。
那么,为什么官方要推出这样一个公共事件呢?为了加强药品监督,为老百姓造福利?
呵呵,看看下面这张图,我们就知道,这个想法属于中国梦系列。因为同样销售劣质百白破疫苗,甚至数量比长春长生还多的武汉生物制品(25万支对40万支)在这次疫苗事件中没有丝毫波及,显然这些官媒对武汉生物制品是手下留情了。
我们还知道上海的美籍华人郭桥医生因为应家长的要求,进口了优质疫苗给孩子接种,结果在20181月被以贩卖假药罪判处了7年徒刑。追究山西儿童注射疫苗致死致残案的记者被开除,签发稿件的总编被撤职。
显然,吃瓜群众只有在需要共克时难的关头才会被想到,当然还有被割韭菜时也很需要,其它的时候,基本可以上不在官家的眼里。

那么,官方挑起这一出公共事件是不是要将这类疫苗生产企业收归国有?有可能,但没必要这样大张旗鼓,悄悄地进村就行了。就是哪个公子小姐看上了这家企业,暗暗把企业法人办掉也就得了,反正她也是一身的屎,随便找个理由就是了。

这次官媒如此大费周折地集体给力来推动疫苗事件,很显然是奉命而为,冒着伤害体制的风险来创造一个热点。

熟悉互联网媒体的人都知道,如果你想让一件事不为人所关注,最后好的办法就是创造一个新的热点,让人们不再关注前一个热点,术语就叫“沉下去”。至于他们想让什么东西“沉下去”,我老傅可不知道,搬个板凳等着就是了。
不过,俗话说得好,机关算尽,反误卿卿之命。一次又一次的疫苗事件其实都是一次次地消耗官方的信誉度,消耗国民对政府的耐心,也是在消耗政府的合法性。
记得当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之后,绝大部分的苏联人都对当时的体制失去了信心,认为变革是唯一出路。
而一次又一次的疫苗事件也在刺激无数岁月静好人士的神经,因为他们自己可以去影院看《战狼2》,但当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也时刻处在危险当中时,他们也会骂娘的。
相似的故事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 每一次都会让一些人觉醒。在未来,还会有很多公共事件,等着吧!

评论